黃俊雄布袋戲

六0、七0年代政府打壓台語方言,台語流行歌曲以一種迂迴的方式持續在民間社會中口耳相傳,當時出版法與戒嚴法都沒有對於布袋戲偶發聲的限制規定,使得黃俊雄布袋戲搭配的歌曲成為台語流行歌傳唱的其中一扇窗口。

『到了七0年代,無線三台均已成立,電視媒體成為台灣最新潮、最受歡迎的娛樂,其中黃俊雄將布袋戲搬上電視,加入一般野台戲沒有的聲光效果,成為新一代的「金光布袋戲」,1970年以一齣「雲州大儒俠」風靡全台,造成播出時間一到,農夫不下田,工人不上工,計程車不載客,極其誇張的萬人空巷。也創下超過90%的收視率,至今無人能及,當真是「轟動武林,驚動萬教」。而隨著布袋戲走紅,穿插在劇情當中的插曲也跟著流行起來,其中不乏一些由日本曲改編的台語歌,如苦海女神龍的人物主題曲〈苦海女神龍〉就是翻唱自1969年的〈港町ブルース〉,原名是〈為何命如此〉,但後來因為苦海女神龍太紅了,結果反而大家都將這首歌叫做〈苦海女神龍〉,而遺忘原名。另外一首〈恨世生〉也是同名布袋戲人物的主題曲,翻唱自1966年的〈夢で泣け〉。這兩首歌都是由黃俊雄本人改編,根據布袋戲人物的身世與個性量身打造,因此能讓戲迷引起共鳴,只要一聽到歌就會想起布袋戲人物,而挾帶超過90%的超高收視率,這些歌曲的走紅自然順理成章。』(註1)

註1:節錄自洪文傑:《台灣國台語流行歌曲之比較研究》,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,2011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